在連鎖藥店,商品陳列、人員素質、POP是日常管理中的三大要素,也是品類管理的主要內容。如果三者能有效結合,一定能大大提高藥店的銷售能力和盈利水平。這其中,商品陳列屬于綜合性的指標,做得好的話不僅會產生類似于POP的傳播效果,還能體現員工素質的高低,并藉此強化員工的促銷意識。一般來說,連鎖藥店的商品陳列管理要遵循以下四大原則:
合理有效原則
合理、有效的商品陳列,可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,促使其采取購買行動。所謂合理、有效的商品陳列,就是在日常的陳列管理中,應堅持做到所有陳列具有吸引力、方便性、穩定性等特點。
分類分區原則
這是商品陳列的基本原則,其中包括兩大基本要求:一是要遵照藥品分類管理的相關法規,將經營場所分為非處方藥區(OTC)、處方藥區、非藥品區、醫療器械區,這樣,既便于監管部門的監管,又有利于藥店內部的品類管理,還可以使顧客迅速找到所需藥品品類的大致區域;二是將相關聯的藥品在不違反藥品分類管理原則的前提下,盡可能地擺放在一起,或者擺放于相鄰的位置,比如將婦科OTC藥品與婦科消字號的商品擺放在相鄰位置,可以方便消費者正確區分,有對比地選購。
分層分段原則
這是促銷性陳列的主要技巧之一,主要注意三個方面:一是將品牌品種、主力品種擺放在貨架一、二層,策略品種、基本品種擺放在貨架的三、四層,同時要注意盡量做到品種基本齊全,凡是消費者需要的,即使是不賺錢、不盈利的品種,也要滿足供應;二是主力品種的陳列面積要大于基本品種、策略品種的陳列面積,貨架端頭統一擺放主力品種,以期產生視覺沖擊力,使消費者在藥店門口、進店時和在店內轉悠的時候,隨時隨地都能看到主力品種;三是適時調整近效期、滯銷品種的陳列位置,提醒店員隨時隨地地注意推薦這些商品,以達到促銷的目的。
及時檢驗與評估原則
為了確保陳列有效,藥店要經常組織對商品陳列情況進行檢查與評估。評估內容包括:陳列位置是否處于熱賣點;該陳列是否占店中的優勢位置;陳列位置的大小、規模是否合適;是否有清楚、簡單的銷售信息;價格折扣標志是否突出、醒目并便于閱讀;商品是否便于拿??;陳列是否穩固;是否便于迅速補貨;陳列的商品是否干凈整潔等等。